我们发现很多家长有陪孩子写作业的习惯,从孩子一上学开始,每次到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就会拉个椅子,坐在孩子旁边。有的确实是想辅导孩子作业完成的更好,但也有的父母名为陪,实为监督,他们觉得,不监督,孩子就不会自觉,不会认真写作业。
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长期陪孩子写作业,反而不利于孩子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它还有几个弊端,比如给孩子造成压抑感,导致不能专心学习,时间长了孩子产生依赖心理,让孩子错误认为是为父母而学习,孩子变得不爱思考,不会的就问父母,而且老师也不能更准确地从作业情况判断孩子对知识点的把握情况等等。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资料图)
那么要如何培养孩子独立作业的习惯呢?
首先让孩子知道自己是为谁而学
这一点很重要,很多孩子搞不清自己学习是学谁而学,为什么要学习,所以在学习上、写作业上,表现得都是被动的心态,父母越是催逼,孩子越认为,是因为父母要自己学习的,搞不清学习的动机,孩子学习起来就没有积极主动性。
因此,父母要灌输给孩子正确的学习动机,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为了自己而学习,不是为了别人。
·培养孩子按计划完成作业的习惯
孩子作业拖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作业没有计划性,教会孩子有计划地完成作业,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个必然条件。
现在的小学生一般都有一个作业登记本,家长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回家后,自己列好先做哪个,后做哪个,要孩子列出完成的时间,完成后要自查完成情况。
当然,现在双减之后,作业少了,很多孩子回家后没有什么作业了,但是,努力的人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学习,家长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适当引导孩子自行完成一些学习任务。
●不要心急,注意秩序渐进的原则
有些孩子已经对陪写作业产生了依赖性,比如一二年级是一直陪写作业的,现在也要开始想办法培养他独立写作业。
但是需要一个过程,对于有依赖性的孩子,不必要一下子完全不陪,可以采取逐步减少陪的时间和次数的方式,比如以前每次陪孩子写作业要1个半小时,现在第一个月只陪一小时,第二个月只陪半小时,到后面就不在旁边陪作业了。这个时间节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 及时鼓励孩子,激发孩子自信心
对于那些已经对父母陪写作业产生依赖性的孩子,父母突然不陪了,一时可能难以适应,对自己没有信心,那么父母要及时鼓励孩子,帮助他树立信心。
毕竟,父母的鼓励和肯定,是孩子向上的动力。
要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需要父母学会放手,父母千万不能抱着这样的心态,认为孩子不能放松,一放松成绩就会下降,从而对孩子的学习死盯死守,这样的话,父母累的够呛,孩子到了初高中之后,因为没有养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跟不上进度,而导致产生厌学的情绪不在少数。
值得注意的是,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并不是说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理不睬,而是要启发孩子自己去找到解题的办法了思路,父母可以提示途径和思路,具体方法和答案孩子去思考和寻找。
总之,不陪孩子作业,是要让孩子成为自己学习上的主人,养成独立学习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你有陪孩子写作业的习惯吗?
好了,我是土爸,一起学习更多家庭教育知识,记得点赞关注哦。
标签: